Leon

Leon

Live to the point of tears.
tg_channel
twitter

寫在 20 歲生日的反思 🎂

這篇文前後斷斷續續寫了三次。本來打算在 9 號當天寫完的,結果內容有點多,加上拖延症一犯就拖到了 29 號(正好五月初八)又寫了一點,但當時正趕上期末,也沒有多少能認真寫東西的時間,現在是 11 號,剛剛考完試,終於有點空把這篇東西寫完了。

轉眼間就迎來 20 歲的生日了,最近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了,回想去年、前年生日似乎都還沒有過多久。雖然這幾年都不是什么人生高光時刻,但是這樣一個整數的生日,似乎不寫點什么太沒有儀式感了。

20 歲,一個曾經的我覺得完全遙不可及的年齡,已經悄悄來到身邊了。我到現在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已經是奔三的年紀,我曾經常和別人講我對「八歲」的影響特別深刻,然而一轉眼八歲那年也過了十二年了。

這 20 年,我在泰州出生,在老家待了幾年後去過鄭州,後來在廣州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畢業;直到大學階段開始,北京這個城市又進入了我的生活。

如果要我描述一下 20 歲的我的狀態,我的答案可能和上了大學的這兩年一樣:迷茫。真的很迷茫,自從考上大學之後,痛苦和迷茫似乎成了我生活的底色。不知道是因為迷茫而痛苦還是因為痛苦而迷茫,或許這兩者本身就是相互促成的吧。我不想這種狀態繼續,既然 20 歲是這樣特殊的一個時間節點,不如就趁這個機會,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過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

我是什麼樣的我?#

這個問題我從很小就開始問自己。我曾經特別害怕自我介紹(當然我現在還是很怕,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說「曾經」),因為我總覺得我不会用幾個詞幾句話來形容概括自己。

曾經的我#

年紀小的時候可能不會想那麼多,幼兒園小學的時候總是和大家沒心沒肺地瘋玩,或許是記憶不深刻了,但是那時候似乎很少有特別傷心難過的時候。真正對自己「不滿意」可能是從六年級到剛上初中那段時間開始。當時就總想着為什麼大家總不喜歡和我玩(哈哈好幼稚)?現在看來,當時我的脾氣真的可以說是「古怪」。最近有次心血來潮翻了翻以前 QQ 空間的說說,當時就把我看傻了,不知道怎麼形容我那種說話的語氣,在現在的我看來,真的是感覺當時的那些句子都特別生硬,對他人的態度更是接近於無禮。看到偶爾發的一些聊天截圖和評論區和好友的互動,我簡直覺得我這種性格無比陌生。或許是當時覺得自己不夠「酷」,想要通過一些特別的態度讓周圍的人留意我吧,很遺憾我選擇了這種讓人討厭的態度,而且真的做過頭了。那段時間的我確實很傻很傻,周圍人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我自己,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事情到了高中開始就有了變化,我至今都還記得當初剛上高中的時候內心就十分珍惜這個「新起點」的機會,我迫切地想在高中做好以前沒有做好的事,想要成為一個自己滿意、他人也喜歡的人。我選擇了可能是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當「好人」。高中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我真的是十分投入地「為他人著想」,和人對話的時候也總想着別人想聽到什麼,看見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想着自己能不能幫忙,有事情要做的時候總想着要不要自己來做…… 這些舉動聽著仿佛很高尚,但實際上我這麼做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是個高尚的人,相反,我只是很功利地希望用這些舉動換回一個「好人」的形象,讓大家接受我、喜歡我罷了。

這個辦法可能剛開始還是挺有效的,我起碼不至於覺得自己不喜歡自己了。但是這種投機取巧的不良反應很快就顯現了出來。首先我這些「為他人著想」「主動奉獻」是有所求的,而這些舉動往往又是投入回報比很低,這讓我總覺得自己明明做了很多,但是周圍的人卻很少會願意用我這樣的程度對我。現在想想,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大家並沒有像我這樣這麼想獲得些什麼,而我又表演得像個「好人」,好人往往是發自內心的好,大家自然也不會覺得我這個「好人」其實是希求用自己的「好」來交換一些東西。然而當時的我並不懂這些,因此我常常覺得懊惱,覺得自己明明做了這麼多,為什麼大家還是不會像我想的那樣歡迎我、對我好。現在想想,真的是幼稚到可笑。也正因此,我開始感到「迷失自我」了,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忘記了自己原來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因為我假裝自己很好,一直選擇迎合他人的喜好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但我內心又深知自己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在這種真真假假中,我把我原來的自己也丟失了。我也更加害怕自我介紹了。

轉折點在某天聽父親說了一句話,大意就是不要總想着大家要幫你,不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永遠是「幫你是情分,不幫才是應該」。我記得當時我特別有感觸,因為我發現我把太多事情想成理所應當的了,尤其是我覺得我對大家好,大家就應當也對我好。但事情並不是這樣簡單的,很多時候這種單純的想法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我「幫助」別人當「好人」是我自己的選擇,同樣的,別人如果願意因此接納我、回報我也是他們自由的選擇,而不是我想的那樣像「平等交易」般理所當然的;就算他們不接納、不回報也是完全正當合理,因為這種雙方都完全自願的情況下,所謂的「義務」就根本不存在。我也開始懂得,有時候可以隨性一點,只要不為了邪念傷害他人,不破壞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就是正常的了,沒有人規定自己的價值一定要從他人的認可中取得,不是大家都喜歡才是代表性格好,其實只要大多數人不討厭就是正常了。我之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總覺得只有大家都認可我我才能認可我自己,但我現在覺得,他人的認可其實沒我以前想的那麼重要,因此我也放下了功利主義的包袱,不再為了換回他人的一句肯定而做一件事情,而是因為自己內心覺得這是對的去做一件事情。這個轉變真的讓我和我身邊的人都輕鬆了很多,應該也能算是高中的我很重要的一次成長了吧。

然而我並沒有因為這一次的轉變就記起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依然還是害怕自我介紹(笑),但是我相信我這是向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吧。

現在的我#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轉變,我不再重視大學這個「新起點」了,但是現在回想我的不重視有點過頭了,簡直能稱得上疏忽。首先我填志願的時候天真的以為第一志願是穩定能進的,所以根本沒有認真對待、甚至還把一個不怎麼了解的新學校填了上去(是的就是我現在這個學校),志願填報截止的當天六點躺在老家床上看《權力的遊戲》,又很自信地沒有做最後檢查,於是我當然就得到了讓我驚訝的錄取結果。進入大學之後,我更是感覺自己沒有「積極」地去面對新生活,也沒有主動融入這個新環境,而是以一種慵懶的姿態,消極地任由時間流過,躺在命運的浪潮裡,它把我沖到哪裡我就繼續在那躺著。我一邊跟以前的朋友吐槽班上的人都沒認齊,一邊卻從來不去主動參與社交;一邊抱怨自己學校什麼活動都沒有,一邊卻不願意參加少得可憐因而寶貴的學校活動;一邊說自己的大學生活特別孤獨平淡是個假的大學,一邊卻孤立自己、和身邊所有人表現出一副社恐的樣子,推開所有可能的朋友。總而言之,我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並不滿意,這種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整天渾渾噩噩的日子真的會消磨人的意志力,如果我任由自己這樣下去,我可能就離心目中那個討厭的自己又不遠了。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雖然從正面概括自己很難,但是從反面挑出一兩個自己不滿的缺點還是相對容易的。我從幾個星期前就開始想,想了很多很多零零散散的東西,大抵可以分為兩方面。

首先我極度缺乏自控力

我數不清多少個自己雄心勃勃的下午被 YouTube 的算法擊垮了,我明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做,有定好的計劃不能拖延,然而對於眼前的消遣娛樂,我基本上是毫無抵抗能力。每每事後回想,我都不能理解我是如何背負著被死線壓著的焦慮,欣賞一個個視頻、一集集電視劇、一部部電影的。但是當時的我,就是願意在眼前的滿足和長久的益處中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就因為這種怪異的壞習慣,所有的事前計劃對我來說基本上都是無效的了,因為我計劃做得再好,總會有一天不完成,而只要有了那一天未完成的積壓,我完成計劃的阻力就更大了,我也就更容易滑向低級的娛樂。

我曾經也不是沒有過那種理想的高效率生活,但是仿佛在我的印象中這些日子都沒有長久,我一時半會想不出原因,但至少我知道當下尋找一個能讓自己保持清醒、做真正有利與自己的事情的辦法是迫切的。

其次我十分浮躁

這種浮躁體現在很多方面,上面說的總是沉迷於短平快的消遣就是其中一種。而對於學習,我更是完美印證「舌尖效應」。這個評價最早還是高中歷史老師警示我時提出的,現在看來真的十分準確,我對所有的知識滿足於入門的一知半解狀態,仿佛我學習這些知識並不是為了真正掌握它,而是為了讓我看起來好像掌握了它。因此我沉迷各種粗淺的「科普」內容,我可以花很多時間看一堆短文章、短視頻,但是我可能不願意花同樣的時間看教材、啃論文。有時候我會給自己找理由說我可能是不喜歡所學的內容,但是對於自己真正感興趣領域,我同樣也是淺嘗輒止,一旦開了點頭了解了一些基礎的東西,我就沒什麼動力繼續深入了。短文短視頻總能輕易給我營造出一種「我在學習」的假象,其實是把我困在了剛剛邁入的舒適圈裡,而我正好討厭滿足於待在舒適圈裡的自己。

我或許不能立馬擺脫浮躁,但我相信意識到我是個浮躁的人、承認浮躁是自己的致命弱點,或許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

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我?#

之前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原子習慣」的內容,我的理解大概就是:我們的每個小習慣就像是構成我們的原子,換言之,我們的習慣會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對此我真是深感贊同,我不止一次制定計劃、不止一次寫下我對生活的期望、不止一次使用各種效率工具、應用,希望通過這些,我能成為理想中那種高效的人,過那種有意義的人生。然而事實情況是我不止一次被我自己討厭的、固有的習慣打敗。或許我能支撐一天兩天,時間一長我就會又自動滑落回以前渾渾噩噩的生活習慣裡。

我不想因此就失去期望,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裡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帶著虔誠的態度再次展望一下未來,幻想一下我理想中的生活,仔細思考一下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

首先我希望我能靜下來

這個期望似乎從中學開始,就有無數老師給我提過,然而當時的我根本不懂什麼叫做安靜什麼叫做浮躁。在當時相對壓抑、限制很多的環境裡,安靜或者浮躁幾乎在嚴格的時間表下是看不出區別的,除非天天逃課不交作業,不然真的看不出安靜的人和浮躁的人有什麼區別。然而到了大學,尤其是這個大學以後,當我能自由支配我的時間了,我才看到了安靜和浮躁之間從心態到行為的巨大差異。當我下課合上電腦裝進書包就準備回宿舍,認為今天的學習時間已經結束時,有的同學留在課室,他們的學習時間才剛剛開始;當我考試前還在焦慮地看著課本,試圖理解我上課就應該熟悉掌握的知識時,已經有同學在信心慢慢地準備下一科考試;當我終於考完試覺得可以好好放鬆一把時,有的同學已經啟動自己的研究課題,或者開始交換、出國了。差距就在每天的不經意中越拉越遠,就如同我上面說的,每一個細微習慣的差別,讓我和其他優秀同學完全成了兩種人。

因此我希望我能放下急功近利、臨時抱佛腳的學習心態,回憶一下中學時期的學習狀態,只不過這時候不是學校和老師壓著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不要在消費碎片信息中浪費更多的時間了。或許開始看看書,或許開始靜下心來認真看一部電影,讓自己能在更多的時間專注於有長遠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被幾分鐘十幾分鐘的碎片內容一點點蠶食自己僅剩不多的可憐精力。

其次我希望我能積極

前面說過,到了大學,我整個人都是懶散消極的。選課前夕還不知道自己能選課、該選什麼課,獎學金申請材料快要截至提交了還不知道自己原來也符合申請條件,怎麼計算學分、怎麼申請項目、怎麼出國交換一概不知,有時候我真的懷疑要是離開了我那兩個認真的室友,我的大學生活還能不能好好進行。我印象中我曾經不是這樣的人,我也不希望我成為這樣的人。我猜想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對大學階段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正如前面說的,這怪不了除了自己的任何人,既然已經結出苦果,那就請安靜品嘗,這不是選擇安逸的理由。前些天和我弟一起看哈利波特,裡面邓布利多有句台詞我特別喜歡:

Happiness can be found, eve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if one only remembers to turn on the light.

更何況我相信自己現在的狀況遠遠還不算 "darkest of times",我要做的就是點亮那盞燈,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畢竟對於消極的人,生活每天撞向自己,而對於積極的人,自己每天都擁抱生活。

再者我希望我能多做

有次晚上睡前聊天,我和室友傾訴我上了大學來的種種悲傷迷茫失望痛苦,室友苦笑,說他曾看過楊絳的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我只覺醍醐灌頂。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無用的「想」上,我整夜整夜地想生活的不公,想過去的錯誤,想別人的說法,想自己的未來…… 然而大學階段除了教科書我真的一本書都沒讀,一件大事也沒幹成,在思而不學中浪費了我兩年的時間。我總是在抱怨生活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我不該這樣生活,然而我卻從來沒有為了改變現狀真正做點什麼,這必然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我希望未來的我能做一個敢於行動的人,因為空想永遠都是原地不動,只有邁開步子,才更有可能讓自己向目標的方向前進。

說到這裡,最後我希望自己能找到目標

無論是什麼成功學或者心靈雞湯,都会強調目標的重要性,但我一直不以為意。因為他們說的目標總是和自己的心之所向聯繫在一起,什麼找到熱愛、找到樂趣…… 但我現在過的生活和我向往的完全不同,我從來沒想過會真的一輩子讀文科,也從來沒想過這輩子專心做研究,也沒想過以後做律師還是做什麼。有段時間我甚至因為這個難受得睡不著覺(當然就是光難受,什麼都不做的那種),然後想着什麼下輩子有機會一定學計算機科學或者攝影設計之類的,因此我從来也沒有認真地想過按照當下的現實,自己的目標或者說期盼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坐在法學課堂上,每當聽到老師說「你們以後都是以法律為業的」或者看到和法律有關的競賽、培訓的時候,我都感覺到內心一陣強烈慌亂,我內心仿佛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我永遠都進不了法學這個圈子,因此只要一想到未來我可能注定就要在這個圈子裡生長了,我就感到滿滿的慌張和不確定。但理智告訴我,一直這樣想下去不是辦法,現實已經如此,這場遊戲裡,我被發到的就是這樣一手牌,我可以不打,直接離開遊戲,但我目前沒這個打算。既然要繼續打下去,羨慕別人牌多好沒有用處,也有其他比我牌更差的人,但這些我都改變不了,我能做的只是把我目前的這把牌認真地盡可能打好而已。這話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完全接受命運,不逃避直面慘烈的現實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而我恰好在這種事情上很缺少勇氣,所以原諒我,我可能還要一點時間去適應,但是我也意識到了,這樣一天天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所以,還是希望自己能早点認清現實,放棄不切實際的空想,著手做必要的努力吧。

尾聲#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孫子兵法・軍形第四》

我一直特別喜歡《孫子兵法》裡面的這句話:「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不論世界如何變化,提高自己永遠都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而我卻經常了解太多信息,真正提高自己的事情又做的太少,因此我一直希望用這句話警示自己:在埋怨世界時先看看有沒有嚴格要求自己。20 歲了,18 歲高考前寫的時間膠囊我根本不敢打開,因為我很清晰地記得,裡面的每個充滿好奇和憧憬的問題,目前的我都沒有顏面去回答。認真度過的一年可以很長,希望明年這個時候的我,能相對從容地面對 18 歲的我對自己的期盼吧。

20 歲了,我對自己的要求還是和以往一樣:要永遠天真,永遠保持好奇,沒人可以代替你過你的人生,胡思亂想的事情死後有的是時間,這輩子還請冷靜而認真的生活吧。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